以科学之名,绘制乡村团结新图景
7月上旬,宁夏科技馆“乡村科普大集”科普服务活动火热开启,宁夏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满载着科普知识和互动体验展品,驶入海原县、同心县、中宁县等偏远乡村,行程超1500公里,为600余名农村群众送去“家门口的科普盛宴”,以科学为纽带,让民族团结的“石榴籽”情谊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。
同心县田老庄乡石塘岭村的早晨,一架天文望远镜架在麦田间,镜筒直指天空。“快看!太阳边上有黑点!”第一个凑到目镜前的小男孩惊呼起来,引得伙伴们争相排队。辅导员立即讲解:“那是太阳黑子,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,就像地球会刮风下雨一样,太阳也有自己的活动规律。”孩子们睁大眼睛,从“为什么白天能看到太阳”问到“星星会不会睡觉”,一个个稚嫩的问题里,藏着对宇宙的无限好奇。这场没有黑板、没有课本的星空课,让乡村孩子第一次真切感受宇宙的浩瀚,也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。
星空涂鸦活动巧妙地将天文知识与艺术创作融为一体,让乡村的孩子们与星空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创意对话”;传统礼射体验中,工作人员详细阐释其中的科学原理,让大家明白看似简单的拉弓动作背后蕴含的科学道理;生态科普视频展映通过“青蛙为什么是农田卫士”等生动有趣的问题,引导村民们关注环保,增强生态保护意识;VR展示区则成为老人们的“科技乐园”,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教老人操作设备,耐心解答他们的疑惑。从天真烂漫的孩童到和蔼可亲的老人,各个年龄段的群众都积极参与互动,在收获知识的同时,增进群众之间的深厚情谊,共同绘就民族团结“同心圆”。
此次“乡村科普大集”紧扣农村老人、妇女和留守儿童的需求,以“问答式互动”为创新载体,让科学知识在轻松交流中自然传递。下一步,宁夏科技馆将继续优化活动形式,让科普大篷车开进更多村落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普动力。
宁夏科技馆供稿